close
片名:Wit心靈病房
心得感想
我看到了貝寧教授在對抗癌症不屈不饒的精神以及現代社會醫療系統人性上的冷淡和一絲溫暖。
感覺上,病人跟醫生的關係與互動,就如同實驗者與實驗素材那樣的無情冷漠。年輕的菜鳥醫生和老鳥醫生依然不懂的何謂是對病人的「尊重」以及「人性上的需求」。但,這不也很明白的顯現出現代醫療社會的普遍現象。
最容易表現出的地方就是當貝寧教授無脈搏心跳時,傑克(菜鳥醫生)毫不猶豫的發不了藍色警戒,或許這些人所受到的薰陶觀念就是「延遲生命」的教育方式吧!所為的與病人之間良好的互動或者謂之生命尊嚴都遠比不上「個體活著」的重要性吧?這是何等的悲哀阿!片中醫院就如同我昔往的記憶,白色冰冷的牆壁、忙碌的人們(醫生)或許再加上個藥水味道(聞不到,呵呵。)。
不過,蘇西在片中帶來了一絲絲的溫暖。她是真正的為貝寧教授著想,也是唯一願意告訴貝寧病情真相的人,甚至也提供了最後的急救程序的資訊,讓貝寧有機會去選擇不須搶救的方式吧…感覺上,她的主治醫生完全沒有想跟貝寧談談之類的相關問題。
貝寧教授總認為自己很堅強、不易妥協。事實上,她在表面上也正是如此。但是,她在影片後來說了:「病痛中,才找回了真正的自己。」應該是大徹大悟了吧!我覺得可能跟死亡的特質(還原性)也有關係而迫使貝寧教授說了這句話吧!而當她真正的回顧她的一生、過去時,或許貝寧教授才真正的體會到陪伴了她走過了病房歲月,約翰‧道恩的詩裡面的含意。詩文中的生死是如此的抽象,但現在此時此刻的死亡卻是實實在在發生在她自己的身上。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