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生死觀 9/30 (四) 筆記
*【宿命】:用自己的主觀去抉擇,所帶來的生活。
*想法:我要比你好的念頭 (哪時會沒有?)
(1)有宗教信仰(愛)
(2)臨終之前(本真)
*每個人的心理→ 都有貪念、懶惰、沒責任。
*意義來自於自我主動的過程,受到客觀的肯定(為經師亦為人師)。
*主觀→經驗與認知的判斷(為經檢驗易形成意識形態)。
*經驗與認知→教育為捷徑(形成兩難)80:20。
*學習→我是誰、所為何來?何去何來?(康德)
*價值倫理→杜威(約翰‧杜威。實踐中學習。)
*解構困境
【困境】:超出經驗、認知所能判斷的當下,對未來產生無法控制的情境。
(1)心的意識
(2)不確定的未來(發展中)(周圍親友)
(3)有部分的利益(廣意)的衝突
(4)選擇落入了「玄」中
西方哲學生死觀 9/30 (四) Q&A
1.杜威的生平與事蹟。(五百字)
杜威出生於美國佛蒙特州的普通家庭裡。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學,1884年獲约翰·霍普金斯大學哲学博士學位。1884-1888,1890-189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188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1894-190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系主任,1902-1904年还兼任该校教育学院院长。1904-1930年,他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教職。还担任过美國心理学联合会、美國哲學協會、美國大學教授聯合會主 席。1896年他创立一所實驗中学作為他教育理論的實驗基地,并任该校校長。反對傳统的灌输和機械训练的教育方法,主張从實踐中學習。提出教育即生活,学 校即社会的口号。其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以及通过實驗獲得知識,影響很大。杜威曾經到世界許多地方演講,宣揚他的想法,他曾經到過中 國、印度訪問,因此他的思想也影響著美國以外的地區。
來自於: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E7%BA%A6%E7%BF%B0%C2%B7%E6%9D%9C%E5%A8%8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