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會學角度去看

影片-『單車失竊記』

 

寫完後..相信我是比較早寫完的那個人吧(遠目),

給上來想寫的人一點意見吧..

若用社會學角度去看,

建議從經濟大恐慌時期,凱因斯理論,還有二次世界大戰

這三個議題去看,當然背景要事先去查一下=  3="

大家為報告 為分數努力吧@@~以上!!

(報告好多阿...放六天真的不是假的= =")

 

 

    一部描述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寫實黑白電影,敘述在那個時期,經濟蕭條,股市狂跌、工廠、銀行倒閉多達萬家,失業率高,工作難找。影片裡有句話:「問題不是大家不工作,是沒有工作。」,也就是所謂的「不自願失業」。
  提到社會學,再來看這部「單車失竊記」,我想,就得回憶到最早國中時,所念到的「凱因斯理論」吧!凱因斯重點放在如何去解決失業的問題,正如同影片裡所面對的問題-工作機會少,職業介紹所要排上幾個月以上,才有機會得到一個工作,當男主角失去了好不容易得到工作的飯碗工具-腳踏車,如何不著急呢?
  我想,這部電影,最受關注的議題應該就是經濟大恐慌時期,以及凱因斯理論吧!約是在1930年左右,經濟大恐慌時期達到最高峰(1933年),這個時期,凱因斯學派崛起,正是因為如此吧!
  經濟大恐慌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一次世界大戰後,「畸形繁榮、世界連動、生產過剩和美國的孤立主義-關稅保護政策」,產品生產更過剩,導至商品屯積,商家無法付錢給工人,工人無錢養家消費買東西,並形成惡性循環,貿易日漸萎縮,公司紛紛倒閉,埋下了往後的種種。而往後凱因斯提出了:「當私部門的商品需求不振時,公部門就必須扛起提振需求的重擔。」。
  再說到影片裡提過:「政府應當擴大公共建設,增加工作機會。」,這讓我聯想到,台灣的十大建設,通過政府的決策來刺激消費、增加投資,實現充分就業的等等情況。而在影片裡,政府一昧的發放補助金,對於就業方面並無任何幫助。恩...還有類似:「希望莫迪納選舉獲勝。」這句話,雖然在網路上並未查詢到莫迪納的相關資料,不過我想,應該是莫迪納有提出類似「擴大公共建設以增加工作就業機會等等」的相關議題吧!
  還有像教堂所發放的食物(望彌薩那段)、偷竊頻繁(腳踏車失竊,最後主角也昧著自己良心,想去偷一架腳踏車來)、治安的惡化等等,都可以看得出「失業」這個問題有多麼大了!還有教育的問題,可以明顯的注意到,男主角的孩子並未上課-他在加油站打工,或許「童工」問題也可以多加討論。
  最後還是要提提自己對於這部影片的想法了,看到主角拿到腳踏車時,一方面會希望、期望腳踏車真的失竊了-因為這樣後面才有好戲可看;一方面卻是不希望-因為長期找不到工作,為了腳踏車,妻子還要賣嫁妝,日子也過得太苦了。而後,真的失竊了,我看著主角焦慮的找那架-對於現在我們不怎care的腳踏車,也可以體會到,生活於在難以找工作的社會中,一個吃飯的「傢伙」是對一個家庭多麼重要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群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