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檔案者 請敲msn 重點整理(筆記+課本)
心理學-第七章 訊息處理中的記憶與遺忘
第一節-記憶與意志
一. 記憶的性質
1. 記憶的界說:1.因經驗學到 2.保留 3.不需再經練習
2. 記憶的種類:1.感官記憶 0.5秒一數 2.短期記憶 <20秒3.長期記憶
3. 記憶的歷程:編碼(形碼.聲碼.意碼)à儲存à檢索
4. 記憶的測量:1.回憶法 2.再認法 3.再學習法
1.回憶法:又稱復現法,測量短期記憶,又分為自由回憶法和依序回憶法
2.再認法:最常用.選擇題考試/收集證據 . (=>長期記憶的扭曲)
*回憶和再認不能用來測量記憶的特殊情況下.
3.再學習法(節省法):費力少用.
解省百分數:[(初練習次數)-(再學習練習次數)/(初學次練習數)]x100%
5. 影響記憶的因素:1.序位效應 2.閃光燈效應 3.萊斯托夫效應
第二節-感官記憶 (感覺à知覺 --編碼--> 感受器)
1. 編碼 encoding : 1.注意 2.辨識 (感官 --以前學的基礎--> 編碼)
2. 儲存 storage : 1.整體報告法 2.部分報告法 P.270
第三節-短期記憶(STM)
1. 編碼:語文->聲碼
2. 儲存:--刺激--> STM-->LTM or 遺忘
項目=意元(chunk) 7±2個
*兒童出現全現心像機率5% p.275
第四節-長期記憶(LTM)
1. 編碼:意碼 雙代碼假說. 編碼特定原則.
2. 儲存:程序性:按照程序學習,純熟後,自動出現.
陳述性:經歷性記憶(自傳).語意性記憶(抽象符號意義了解,人類知識之記憶)
3. 檢索:影響檢索的因素:舌尖現象(TOT) 一時之間代碼連結困難,回答不出
4. 長期記憶的扭曲:
1.未必進入LTM才發生的
2.受所問問題,後來解釋已有的基本認知模組影響.
3. 記憶是一個重新建構的過程
第五節-遺忘的原因 (限於LTM)
1. 記憶痕跡衰退
2. 干擾論:逆攝干擾. 遺忘干擾論
3. 檢索困難(指引關連不當)
4. 動機與情緒的因素
第六節-增進記憶的方法
1.遺忘曲線=>剛學習完畢的一段時間,遺忘最快
從前學比較好的人,日後回憶的成果仍比較好.
2.感官記憶:1.減少目的 2.目的單純
3.短期記憶:善用聲碼.擴大意元.運作.複習
4.長期記憶:多重編碼.軌跡法.關鍵字法.情境助憶法